谷子专题

山西农业大学谷子专题简介

  谷子,古称粟、稷、粱、禾、榖、秫等,属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学名为Setaria italica Beauv,由狗尾草(Setaria viridis)人工驯化而来,脱壳加工后称"小米"。谷子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作物,数千年来一直作为中国北方的主栽作物,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哺育作物。

  中国是世界上谷子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上90%以上的谷子栽培于中国。中国也是谷子的起源中心,有着最为悠久的种植历史。

  谷子是在中国最早被驯化的,其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取代了黍,成为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进入有史时期以后,谷子种植经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达到繁盛,在这一时期粟(谷子)位居"五谷"之首。但中唐以后逐渐为稻、麦为主的粮食作物结构所代替。但在近代历史上,谷子在北方仍然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直至新中国前夕,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的谷子播种面积仍处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首要地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小麦、玉米等高产作物播种面积迅速增加,谷子逐渐沦为辅粮。2008年谷子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使谷子产业技术研发迈入了现代化农业科研轨道;同时干旱形势的日益严峻和膳食结构多样性的需求,也增加了社会和市场对谷子的需求,使得谷子产业面临又一次难得的机遇。

  谷子是传统的优势作物,具有耐瘠薄、耐干旱、耐储藏、营养丰富、粮草兼收等特点,虽然从全国来说谷子不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但在北方干旱地区仍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典型的环境友好型作物,其不仅在旱作生态农业具有重要地位,而且针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谷子作为重要的战略储备作物,在保障干旱、贫療地区的粮食安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人们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作为主食的"五谷杂粮"日渐从人们的餐桌上减少,居民膳食纤维摄取量逐渐下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富贵病发病率持续上升。由于谷子营养均衡,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等多种疾病有食疗作用,所以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食品营养、健康与安全的关心,城镇居民对小米的需求逐年增加,以谷子为主的杂粮越来越成为人们餐桌的必备食品。

  谷子作为环境友好型和保健营养型作物,在旱情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富贵病增加、全球饥饿问题越来越严重的的历史背景下,其生产和消费必将有新的发展,对谷子的科学研究也因此更显示出其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