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专题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作者: 徐旺生;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部;

刊名: 中原文化研究

ISSN: 2095-5669

出版年: 2017

出版时间: 2017-08-15

期: 04

卷: 5

页数: 7

页码: 95-101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农耕基因;和谐理念;郡县制度

中图分类号: K892.18

摘要: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期运动,发现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并结合农业产生特点,指导生产与生活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中国人生产与生活方式的综合体现。"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文化,其产生的客观基础与黄河流域处于四季分明的中纬度地区有关;其产生的主观背景与中国古代社会悠久的农耕历史、发达的农学思想、和谐的文化理念相关;其产生的技术条件与古代中国发达的天文知识有关;其产生的制度因素与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度与重农政策密切相关。"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文化和谐模式的产物,不同于西欧以征服和控制自然为目的的工业文明。因此,"二十四节气"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与现实价值,尤其是当中国越来越多地站在世界舞台中心时,它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名片,体现出了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宗旨,有利于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

链接地址: 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ZYWH201704015&DbName=CJFQ2017

参考文献格式: 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J].中原文化研究,2017,5(04):9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