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专题

酒文化:谷物酿酒的起源

来源: 劲牌

  历史学家一致认为,中国的谷物酿酒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具体是在仰韶文化时期还是在龙山文化时期尚有争议,总之是洋人望尘莫及。

  原始人除畋猎外,也采集野生植物为食。他们在采集野生谷物时,完全可能在谷物成熟的时节多采一些,以备日后之需。我们已经知道,吃不完的含糖的野果放在那里,很容易直接受到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生酒;那吃不完的含淀粉的谷物,会不会也受到酵母菌的作用而自然发酵生酒呢?回答是:谷物不能与酵母菌直接起作用生酒,淀粉必须经过水解变成麦芽糖或葡萄糖以后,才能酒化。从化学的观点来说,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都能直接被酵母菌起作用而生出酒精,这在酿酒中一般叫"酒化"。可是淀粉不能直接被酵母菌起作用生出酒精,必须经过水解变成麦芽糖或葡萄糖以后,才能"酒化"。这种由淀粉变为糖的作用,在酿酒中叫"糖化"。

  淀粉制的糖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的现象。通常遇到的是当我们细细咀嚼米面时,会觉得有甜味,这是由玉米面中的淀粉经唾液水解成麦芽糖的原故。

  我们已经说过,原始人在采集野生谷物为食的时候,就可能多次遇到谷物受潮发霉发芽生酒的现象。随着人们在采集过程中长期的观察、摸索和试种,逐步积累了一些栽培农作物的经验,农业随之也发展起来了。那农业发展了,生产出来的谷物也逐渐多了,当然由于保管不善而发霉发芽成酒的事也多了起来。正如原始人用水果造酒一样,人们尝了谷物成的酒,很是喜爱,于是模仿着干了起来,谷物酿酒就这么"出世"了。所以汉朝淮南王刘安撰写的《淮南子》中说的"清酉央之美,始于耒耜",即谷物酿酒的起源,几乎是和农业同时开始的。这种说法很有道理。

  1959年首次发现于山东大汶口村南的"大汶口文化"遗址,经发掘、靠定为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又一种文化。据山东考古所的同志介绍,大汶口文化下限距今四千三百多年,上限为六、七千年。有意义的是大汶口文化中,出现了许多专用陶制酒器,如高柄杯、双耳杯、盉等等。如果说这些酒器是大汶口文化后期的作品,那么距今也有四、五千年了。从开始饮酒、酿酒发展到有专用的酒器,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大汶口文化中专用酒器的发现,为我国谷物酿酒起源于六、七千年前的说法提供了有力的物证。

  中国酿酒历史久远,酒文化深厚。是繁荣的原始农耕经济和独具特色的文化保证了谷物酿酒和饮酒习俗的发源与传承。